护理员自我心理问题及自我调节发表时间:2019-05-15 16:22 -1-护理员常见心理问题 1. 焦虑心理 在养老护理员实际工作中,因为压力较大,也会出现焦虑心理,不仅会导致护理员存在睡眠困难、心神不宁的症状,甚至会存在操作不准确以及失误的现象。另外,因为护理员自身情绪不稳定,便有可能影响到其护理工作。究其原因,焦虑心理和护理员承受的社会压力、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相关,使得护理员工作效率降低,逐渐转变为工作失误和人际关系恶化。 2. 消极抑郁心理 我们都知道养老护理员很辛苦,每天繁琐的照料工作,重复的护理流程,面对同一类服务对象,加上缺乏正确的个人心理调节方法,使得个人心理承受能力逐渐降低,慢慢就会出现职业倦怠、消极心理,严重者会出现抑郁症状,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。 3. 人际关系失衡的心理问题 在护理员的人际关系圈内,护理员与长者、行政、后勤、医护等人员及护理员之间关系都会对护理员的心理情况产生影响,若是管理部门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,就会造成关系的恶化,甚至会影响护理员的心理承受能力。 更要注意的是,护理员如果不能有效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,就会造成心态的失衡,导致工作氛围和护理任务管理工作失去实效性,使得护理服务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开展,加剧人际关系的恶化,进入心理问题的死循环,严重影响护理员对护理任务的完成效果。 -2-情绪调节的小技巧 护理员能掌握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,学习如何放松和自我减压,对护理员自身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。此外,护理员的情绪状态稳定,还可以保障其护理工作能更好地完成。 1. 倾诉法 可以找亲人、知心朋友、信任的人,把自己的苦衷和怨恨尽情倾诉出来,以求得他人的开导和安慰。常言道:一个快乐由两人分享,就变成了两个快乐;一个痛苦由两人分担,就变成了半个痛苦,何况能倾诉了苦恼,从别人那里得到的除了安慰,可能还有开导、帮助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。所以,一旦有了挫折和痛苦,切莫闷在心里,可以找人倾吐自己的心思。此外,还可以找心理咨询师或医生进行咨询治疗,或写信给惹自己烦恼的人,宣泄完后将其烧毁。 2. 运动释放法 当我们机体运动起来的时候会释放“多巴胺”,它让我们感受到轻松和愉悦。借助运动,使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松弛与缓和,比如,当我们受到挫折,感到郁闷、愁苦时,可以跑步,或者回家不停地干一阵子活,或在空地上冲刺几百米,直到满头大汗、气喘吁吁,之后心里会平静许多。此外,若实在痛苦,也不妨大哭一场,随着眼泪将多余的生化物质排出体外,也有助于排解不良情绪。 3. 自我鼓励法 用哲理或名言安慰自己,或者用适合自己的方式鼓励自己,让自己强大起来同痛苦、逆境作斗争。自娱自乐,会使你的情绪好转。 4. 语言调节法 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工具。如你悲伤时,朗诵滑稽、幽默的诗句,可以消除悲伤。用“制怒”“忍”“冷静”等自我提醒、自我命令、自我暗示,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。 5. 环境制约法 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。情绪压抑的时候,到外边走一走,能起调节作用。心情不快时,到游乐场,玩玩游戏,会消愁解闷。情绪忧虑时,最好的办法是去看看滑稽电影。 6. 注意力转移法 请你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、有意义的方面来,心情会豁然开朗。例如,当你遇到苦恼时,可以将它抛到脑后或找到光明的一面,则会消除苦恼。 上一篇老年人什么病需要住院
|